韩国下半年成品油出口额同比将锐减四成以上
一息尚存网
2025-04-05 18:57:58
市区公厕卫生状况整体良好 公厕虽小,影响巨大,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细节的雕琢,也反映出城市主人的素质与水平。
争做脱贫攻坚的奉献者。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要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视察活动,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推动贫困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带头崇尚职业道德,自觉爱岗敬业。定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聚力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全市各级人大代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12339战略,推进定州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三为一争活动为载体,聚力推进协同发展、扶贫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定州。要带头宣传定州、推介定州,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邀请京津定州籍成功人士回定州投资兴业、建设家乡。基层一线代表要积极投身双创双服活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政干部代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打造投资定州、事事无忧的环境品牌。要根据职业特点、能力特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促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培育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
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对GDP的支撑作用突出 1978年,我市全部工业企业149家,工业总产值1.0亿元,工业利润0.06亿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0.7亿元,工业占GDP比重为23%。七、工业园区协同产业集群,助力我市工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就工业云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六、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23.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6.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8.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同比增长13.6%。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是齿轮制造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0.4%。
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拖拉机制造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8.3%。二、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共同促进我市工业持续壮大 改革开放前,我市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改革开放以前,工业企业地域分散,工业发展没有产业集群。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97.3亿元,工业占GDP比重为34.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6.9%。我市4个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二)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壮大到2017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7.4%。三、工业生产所涉行业门类范围扩大,主导产业更具竞争力 1978年,我市工业主导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12339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发展之路,重点从精准帮扶、扩容提质、改造升级、产业引领、两化融合、创新提升等方面开拓创新,强化举措,促进定州智造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市工业谱写了定州制造的壮丽篇章。
工业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四、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工业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深化。
形成了电力生产、汽车制造、炼焦、食品制造等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工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工业经济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升全市综合实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发展成果显著,成绩斐然。医药制造业(主要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0.4%。我市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智能机器人、机器手等智能化设备使用率达到20%以上。此后,根据工业发展地域特色,在我市南部、西部、北部等各个方位成立了双天工业园、钢网产业园、正阳工业园、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食品工业园区、西坂体品产业园。(一)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2017年,我市私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11家,工业总产值135.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6.9%。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6.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1.3%,金属制品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0.0%,食品制造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9%。
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主导行业为: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2007年,我市于定州市区西部成立了河北定州经济开发区(河北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先后被授予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平台、省央企合作产业集聚和转移承接示范园区、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实力型、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特色产业开发区。
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我市将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双天工业园、正阳工业园、钢网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定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纳入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78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超亿元企业24家,从业人员4.4万多人,形成了1托6一体化管理的航母式工业发展格局。全市工业经济覆盖35个行业中类。
15家企业纳入国家品牌培训试点企业,清风店镇被评为机械部件铸造产业名镇,我市被认定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名市、体育用品产业名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覆盖66个行业中类。
同时,与北京中科院、大码数方集团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进行对接。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生产制造业,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和汽车生产制造业属于我市工业重要支柱产业,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属于我市重点工业企业。与渤海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安飞机制造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转化、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定州武汉大学环保工业研究院、长安客车科技研发中心、天津大学(定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创新驿站相继成立。改革开放四十年定州工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改革开放40年来,定州市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环境和区位交通优势,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前进中铸就辉煌。
五、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河北省名牌产品18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8个,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1个。199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200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54.6%,生物产业同比增长20.1%,节能环保业同比增长13.7%。定州体育器材产业集群被河北省确定为2017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支持范围。
(三)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稳定增长 2017年,我市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7.8亿元,占全部规上比重为32%改革开放四十年定州工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改革开放40年来,定州市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环境和区位交通优势,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前进中铸就辉煌。
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生产制造业,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和汽车生产制造业属于我市工业重要支柱产业,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属于我市重点工业企业。改革开放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医药制造业(主要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0.4%。与渤海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安飞机制造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转化、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定州武汉大学环保工业研究院、长安客车科技研发中心、天津大学(定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创新驿站相继成立。
五、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河北省名牌产品18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8个,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1个。二是创新智能发展不断推进。
改革开放以前,工业企业地域分散,工业发展没有产业集群。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主导行业为: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
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就工业云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6家企业在2017年中国工业品牌之旅(河北站)、第十一届河北品牌节上荣获2017年度河北名片荣誉称号,河北金特力斯体育设施有限公司荣获2017年度一品一县河北特色品牌荣誉称号,品牌标杆企业持续增多。